确定民办教师的工分,应根据在学校的表现及教学情况,由所在学校评定,经人民公社审查平衡,生产队付给报酬。第三,加强学校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学校的环境上,师生共同动手平整操场、粉刷教室、更换条幅标语、维修桌椅和门窗,校容校貌明显改善。在教学内容上,使用了全国统编教材,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安排课节,确定难点、重点,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共青团和少先队组织发出倡议书,号召广大团员、青年和少先队员要遵守纪律,认真学习,争做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好学生。在环境整顿、教学整顿、纪律整顿中,学校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学校环境秩序井然。第四,加强了师资培训和教研活动。全县共有1400多名教师参加了中师、高师函授和电大学习,提高了文化水平和业务素质。2年间开展大型教研活动40多次,使广大教师的教学方法更适应《教学大纲》要求,学生的学习风气越来越浓,学习成绩逐渐提高。1977年被停止11年的高考制度恢复,全县224名考生被大中专院校录取,其中考入大专院校80名。1978年295名考入大中专院校,其中148名被大专院校录取。
卫生、文化、广播电视事业的
恢复和发展
粉碎“四人帮”后,县委认真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平反冤假错案,激发了卫生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医疗卫生事业有了良好的发展。县卫生部门贯彻实施《全国医院工作管理条例》《农村人民公社卫生院管理条例》,提高了管理水平。建立了以岗位责任制为中心的各种规章制度,有力地促进了医疗工作的正常开展。医院病床使用率、周转率、治愈率、诊断复合率都超过了历史最好水平。县卫生部门努力保证医务人员钻研业务时间。恢复了医学会,召开了12次学术交流会,并通过举办座谈会和技术表演赛,促进了医务人员对基础理论、基本知识的学习和基本功的训练,提高了专业技术水平。对医务人员进行了定职晋升工作,医务人员恢复了技术职称,做到有职有责。1977年,全县实现社队联办合作医疗,生产队设立卫生室,形成了院、站、室三级医疗卫生网。“赤脚医生”达到1500名,每300人中就有1名“赤脚医生”。人民公社级医院每年抽调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的人员下到生产大队,县以上医院每年抽三分之一的人员下到人民公社,采取与“赤脚医生”对调的方式巡回医疗。1978年,在县医院设中医门诊,为中医药人员落实政策。1979年3月和1980年10月,县政府2次将下放到农村工作的269名中医药人员上收安排工作,转为大集体固定工。2年间,全县卫生防疫、妇幼保健、爱国卫生运动等工作的恢复发展,有效地改善了全县人民群众的身体状况。
文化工作认真落实党的文艺方针、政策,一大批被林彪、“四人帮”长期禁锢的优秀电影和传统剧目重放异彩,广大观众耳目一新。县文化部门紧密配合党的中心工作,搞好宣传教育,多次举办学习班,培训了创作、导演、美术、摄影骨干,壮大了文化队伍。专业和业余文化工作者积极创作,为繁荣社会主义文艺做出了很大努力,文艺创作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创作出了《喜事风波》《春生》等好作品。群众文艺活动有了发展,农村业余文化生活日益丰富。1977年,民间传统的歌舞、狮舞、龙灯、二人转、评剧等文艺形式得到恢复,城乡剧团再度活跃。社办、队办、厂矿办电影队发展到80多个。1977年,县新华书店图书增至3000多种。图书由单一的在新华书店销售,不断地向农村扩展延伸,各人民公社的供销社及下伸点都有图书专售柜,农村的图书销售点发展到95个。
广播电视事业已经形成了以县广播站为中心,以人民公社广播放大站为基础的连接生产队和社员各户的农村广播网。入户喇叭9万多只,占全县农户总数的98%。北票电视转播始于1976年5月,自行设计组装了一部千瓦彩色电视差转机。1978年建立起134.5米拉线式电视发射塔,当年12月开始播出。
第三节 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与贯彻党的
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
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1977年2月7日,《人民日报》《红旗》杂志、《解放军报》同时发表的社论提出“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拥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的方针(后被称为“两个凡是”)。“两个凡是”错误方针的提出,成为束缚拨乱反正工作的精神桎梏,为党在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上实现全面的正本清源设置了障碍。人们越来越感到,要彻底澄清思想混乱,纠正“文化大革命”中“左”的错误,首先必须解决应当如何正确对待毛泽东的指示和决策、判定真理的标准到底是什么等根本问题。在这种形势下,走在拨乱反正前列的一些干部和理论工作者开始就真理标准问题撰写文章,一场真理标准的大讨论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开展起来。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特约评论员文章。文章从理论上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引起了全党和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并形成了全国范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