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市立山区灵西社区书记刘娟有很多不同的称谓,居民们叫她好书记、好姥姥、好妈妈、好大姐、好女儿……在社区书记这个岗位上她一干就是25年,“让所有居民都过上幸福的生活”是她作为社区书记的心愿。
刘娟说:“年轻就要有一股激情、一种志向。那时刚改革开放,大家开始接触外面新鲜的事物。我听广播知道在南方有一部分人已经富起来了,我想先把农场承包下来,不懂的就一边干一边学,大家干起来,日子就能变好。”
时光回溯到30年前,在辽阳县吉洞峪满族乡西崴子村,18岁的刘娟也有一个心愿,“让村民们都富起来”。1979年,18岁的刘娟承包了农场,组建青年果树承包队,成为村里最早脱贫的一批人。1985年,刘娟带领的青年果树承包队获得全国新长征突击队称号,刘娟获辽宁省“新长征突击手”称号。
年轻的刘娟闲不住不停的在忙乎。
刘娟说,争做新长征突击手活动在各行各业蓬勃开展起来,广播、报纸都有对这个活动的报道。她带领的青年果树承包队在1985年的时候被评选为全国新长征突击队,她作为代表去北京人民大会堂接受表彰,现在还珍藏着那张出席证。
资料显示,当时全国职工总数为9499万人,青年工人占一半以上。作为新长征突击手活动的基本形式,青年突击队、青年掘进队、青年质量管理小组、青年安全监督岗、青年文明岗等“青”字号组织蓬勃发展,在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据了解,当年活动开展得特别广泛,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团结全国各族青年做新长征的英勇突击队”被写入了团的《章程》总则。新长征突击手活动的目标包括在生产中超额完成生产计划,带领和组织青年参加技术革新、技术改造,组织引导青年学习科学文化技术、现代化管理等6个方面。
刘娟说,自己带领的青年果树承包队能够获得奖励就是因为在农业生产方面通过技术革新,增加了产量,超额完成了生产任务。而这些成绩的取得正是她那一代年轻人拼搏进取的精神底色的最好呈现。那个时代的青年大多经历过吃不饱饭的年代,他们身上有一种不服输、不认命,敢于抗争的顽强意志。承包队的队员们,个顶个吃苦耐劳。在开荒的过程中,不怕苦,不怕累,上农场给果树浇水,有些队员的肩膀磨掉皮了却仍在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