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正确认识红与专的关系,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广大知识分子把学到的专业知识用到“四化”建设上,就是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要鼓励知识分子和广大干部、职工刻苦学习,钻研业务,走又红又专的道路。第四,打破“专政工具论”的禁锢,坚持文教工作为“四化”服务的方向。通过批判林彪、“四人帮”“专政工具论”谬论,明确了文教卫生战线就是为“四化”建设教育、培养、造就人才。通过广大知识分子、文艺工作者的积极努力,把全县人民的政治思想和科学文化水平提高到一个新高度。
在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推动下,全县许多领导干部开始从“左”的思想枷锁中解放出来,认真反思建国以来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经验教训。县直工业和社队企业恢复了按劳分配管理制度,提出了一些按照经济规律工作的思路和措施,使生产形势发生明显变化。县委根据实际,大胆对农村政策进行一定的调整,使多年来农村工作中实际存在的“左”的做法在一定范围内得以纠正,并出现了可喜的局面。
实现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1978年12月18—2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在邓小平主导和其他老一辈革命家的支持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全面认真纠正“文化大革命”的“左”倾错误,坚持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充分肯定了必须完整、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提出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历史性决策。这次全会的召开,结束了粉碎“四人帮”之后的两年中党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
1978年12月23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会议公报发表,立即引起全县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强烈反响。全县各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工厂、农村社队、科研单位、医院、商店、学校等,都纷纷组织认真学习,掀起了传达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热潮。1979年1月3—5日,中共北票县第八次代表大会召开,会议主要传达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发出了“深入学习、广泛宣传、认真落实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号召,讨论如何搞好工作重点转移,迅速改变落后面貌的问题。同时,部署了1979年的工作:第一,抓紧做好揭批运动的结束工作,迅速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第二,加强党的建设和各级领导班子建设;第三,深入开展学大寨、学大庆运动,迅速把全县国民经济搞上去;第四,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事业,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第五,加强对政权机关和群众团体的领导。为加强党的建设,恢复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会议作出了《关于加强党内民主集中制的决定》《关于加强革委会工作的意见》,使党抓好自身建设,在现代化建设中更好地发挥核心作用。会议要求,要把中共中央两个会议精神和关于农村工作的三个文件迅速传达下去,立即掀起一个学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高潮。2月9日,县委宣传部下发《关于组织学习〈人民日报〉社论〈举国上下同心同德搞四化〉的通知》。
2月19日,县委宣传部下发《关于县机关干部当前学习安排的通知》,要求在5月1日前,要着重学习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中发〔1979〕4号、5号文件,切实把三中全会,中央4号文件和5号文件精神落到实处。按照朝阳地委“各县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开好三级干部会议”的要求,1979年2月21日,县委召开全县三级干部会议,进一步部署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工作会议及关于农村工作的三个文件的宣传贯彻落实工作。为更好地适应党的工作重点转移,提高广大干部对社会主义经济规律的认识,按照朝阳地委的1979年理论学习重点学习《政治经济学》的指示精神,4月6日,县委宣传部下发了《关于机关干部学习〈政治经济学〉的通知》,对各级干部学习《政治经济学》做出了具体安排。要求县直机关干部每月要坚持4个学习日。根据农忙特点,人民公社干部可采取集中与自学相结合的方法,达到每月学习4天。
厂矿、企事业单位的干部学习自行安排,群众的学习要在业余时间进行。县委党校作出规划,轮训在职干部和培训理论辅导员。县委理论学习室和人民公社宣传委员进行必要的学习辅导,以促进干部的学习。在学习中,认真总结新中国建立以来经济建设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找出工作中不能适应现代化建设的因素和问题,及时加以解决,以适应全党工作重心转移的需要。在学习中紧密联系本系统、本单位的实际,发动群众制定落实会议精神的具体措施。至此,宣传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和中共中央工作会议精神的高潮在全县城乡迅速掀起。
县委在平反工作中,坚持“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原则,加快落实政策步伐,纠正了大量冤假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