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近平同志共过事的同志都认为,他的工作思路非常具有前瞻性,他当时就说“老祖宗的东西一定要保留”,还让我们注意水土保持。他亲民务实,对工作充满激情,时刻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处处体现着“严、细、实、新”的工作作风。这些都是他留给同安的宝贵财富,将永远激励我们一代又一代同安人去开拓进取。
采访组:为了推动同安经济快速发展,帮助同安人民脱贫致富,习近平同志当时还帮助同安建起了啤酒厂。请您讲讲这件事。
郭安民:近平同志一直牵挂同安的发展,在他的帮助和指导下,同安兴建了第一个成规模的工业企业——同安银城啤酒厂。
我们同安一直以水质好著称,有产量丰富、品质优良的矿泉水资源,而且已成功试种了生产啤酒的重要原料啤酒花。当时有一个啤酒厂项目很适合放在同安,近平同志来调研的时候了解到有关情况,就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回到市里,他马上找有关同志进一步了解情况,并亲自打电话给宁夏的老领导交换意见,取得了宁夏啤酒厂的支持。随后,他带着市经济技术协作办公室、市经委、市计委三个单位的领导,再次来到同安对这个项目作调研。我们也借这个机会,向近平同志表达了同安希望申办这个项目的强烈愿望。
经过一番调研讨论,近平同志充分肯定和支持同安县创办啤酒厂。他讲了三点意见:第一,目前厦门啤酒市场的现状是被两个外地品牌啤酒占领,但本地啤酒仍有较大的发展优势和发展空间。第二,这是一个内联企业,通过调查研究,在同安兴办啤酒厂技术有依靠,原材料有保证,办厂条件比较成熟。第三,与宁夏合办啤酒厂是大跨度联营,有实验价值。他要求市计委等部门尽快研究,尽快实施。当时同安县还很穷,市里都不太敢把这个项目给我们,最后还是近平同志拍板,一个星期之内就批复了200万元,把这个项目给了同安。这也是我第一次看到市里为我们同安批下来这么多钱。如果没有近平同志支持,这个项目的批复肯定不会这么容易。
在近平同志直接关怀和支持下,同安银城啤酒厂于1987年动工,1988年顺利投产,当年产量2000吨,税收200万元,1989年税收达到300万元,相当于全县工业利润的1/3还要多,超出了预期目标。到了1996年,啤酒厂产量达到5万吨,产值1亿元,上缴税收达到4000万元。这个啤酒厂的成功兴办,使同安有了一个比较成规模的工业企业,带动了同安县工业的突破性发展。
后来近平同志调离厦门,仍然非常关心银城啤酒厂的发展,每次听说我们有新的产品,或是有了新增盈利,他都很高兴。毫不夸张地说,没有近平同志当年的科学引领和倾情扶持,就没有同安县的今天。
我最后一次见近平同志,是从中央党校学习回来参加市人大会议。他在会上遇到我,仍然很亲切地喊我老郭,还问起我家里的情况。
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同志当选党的总书记,看到他与新当选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见记者并发表讲话,我激动万分。我深深感到他当总书记,是全国人民的福气,更是中华民族的希望所在。一个好校长能带出一所好学校,一个好班长能带出一个好班级,领头人非常关键。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领头人,将引导“中华号”这艘巨轮在世界发展的浩瀚大洋中乘风破浪,一往无前。我过去有幸在他领导下工作,是值得我一辈子回忆的最幸福的事,同安人民也将永远记住他,感谢他,祝福他。
“近平同志与我是布衣之交”
—— 习近平在厦门(十二)
采访对象:陈慧瑛,女,1946年生于新加坡,归侨,散文作家、诗人、教授。1967年厦门大学毕业后到太行山插队劳动6年,1978年至1988年任《厦门日报》社文艺副刊主任编辑、记者,1988年至2007年任厦门市人大常委、侨港澳台外事宗教民族旅游委员会主任,1992年至2002年任福建省人大代表。
采 访 组:沈凌 路也 胥晴
采访日期:2017年6月3日
采访地点:厦门市陈慧瑛家中
采访组:陈主任您好!习近平同志在厦门任副市长期间,您是《厦门日报》社文艺副刊主任编辑、记者。您和他是怎样认识的?请您谈谈你们第一次见面时的情形。
陈慧瑛:近平同志是1985年6月从河北省正定县来厦门任副市长的。对这位年轻的副市长,我有着真诚的崇敬和刻骨铭心的记忆。
1985年,我已经在《厦门日报》社工作了8年。因为当时特区刚刚兴起,我在副刊当文艺编辑,一边做编辑工作,一边主动采写新闻当记者,几乎每周都有一篇比较大的文章刊登在《厦门日报》上,当时很多人喜欢读我的文章。那年冬天的一天,分管文教宣传工作的近平同志来到深田路46号《厦门日报》社,问遇到的人:“陈慧瑛同志在哪里?”人家告诉他我在5楼,他就噔噔噔地上楼来。见到我以后,人家给他介绍:“这就是陈慧瑛。”他听了,很高兴地伸出手来和我握手,满面笑容地说:“你就是老陈啊!你的报告文学、散文还有散文诗都写得很好,我很喜欢,你为宣传特区的人和事做了很多工作。”
近平同志来到厦门的时候是32岁,当时的我还不到40岁。见到一位素昧平生的年轻人这样鼓励我,我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我本以为他是来投稿的,报社的同仁告诉我,这就是习副市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