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地质地貌
区域地质
北票煤田,位于天山—阴山纬向构造带的东段,三级构造处于东西向平庄—阜新坳陷与华夏系北票——建昌断陷带的复合部位。北票煤系生成后,由于燕山运动的多期影响,产生了北东—南西向较大的压扭性断裂。地层受强烈破坏的北部有“龙潭逆断裂”切断了本区由前震旦系侏罗系的地层:南部有“南天门断裂”,切断了本区震旦系—白垩系的地层。上述两大断裂区间,还有靠北的“塔营子断裂”和靠南的“尖山子断裂”。以上四条断裂基本平行,间距接近,将区内分割为三个宽约7公里的条带状地段。在南段南天门断裂至尖山子断裂之间,出露震旦系、侏罗系下统兴隆沟组与北票组、兰旗组地层。北票组呈单斜构造,走向北东,倾向北西。中段,尖山子断裂至塔营子断裂之间,出露地层多为侏罗系中统土城子组,呈向斜构造,其南翼较陡,北翼较缓,为不对称向斜。因无确切资料,尚难证实北票煤系深部的赋存状况;北段,在塔营子断裂至龙潭断裂之间,出露地层有侏罗系中统土城子组和上统义县组,呈背斜构造,两翼倾斜较缓。未见北票组地层。
煤田地质
煤系地层走向为北东45°—80°,倾向北西,倾角20°—70°的单斜构造。在三宝一井东部由于受南天门断裂影响,产生些复杂的褶皱和局部倒转。在全煤田中斜切煤系地层的中、小断层较多共有50余条,其中断距较大的有1号正断层(三宝区编号),落差为220米,位于冠山与三宝的分界线处;2号逆断层(台吉区编号),落差为150米,位于台吉煤矿西部。其余多为落差在50米以内的小断层,在冠山东部区较为密集侵入煤系的岩浆岩,多为浅成的石英斑岩与闪长玢岩、辉长岩等,呈岩墙、岩床、岩脉侵入煤系,使煤层变薄、变质。三宝地区破坏比较严重,台吉西部次之,其余影响较小。
水文地质
第四系含水层,以亚砂土和砂砾石为主,厚度15~40米,单位通水量2~40升/秒·米,渗透系数为3~260米/日。
海房沟砾岩组含水层,以凝灰质砾岩为主,有裂隙泉涌出,涌水量一般为0.16升/秒,为含水较弱的孔隙含水层。
兴隆沟组含水层,以安山岩、集块岩为主,含水性弱。但在构造裂隙发育和地层褶曲较大地区,裂隙含水性增强。在井巷掘进中常遇裂隙涌水,较大时水量达180立方米/时。
矿井涌水量,多来源于浅部地层裂隙水。矿井浅部涌水量较大,深部则逐渐减少。1985年生产矿井涌水量最小为台吉煤矿四井32.8立方米/时,最大为冠山立井为383.3立方米/时。
煤层赋存
北票矿务局现开采的为北票煤系下含煤段的煤层,自1917年开始勘探至1931年东北沦陷前曾打钻11孔。伪满时期又继续打钻48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1985年共打钻252孔,对煤层赋存情况已基本探清。本区共有可采煤层18层,累计厚度14.4米,但分布不均。煤田东部即在三宝地区有可采煤层5层,累厚5.9米,中部即冠山区有可采煤层12层,累计厚度13.5米,西部即台吉区有可采煤层9层,累计厚度14.18米,最西部的台吉四井有可采煤层6层,累计厚度6.24米。
煤炭储量
自民国年间建井伊始就多次有专家学者进行测算。民国12年(1923年)前后,谭锡畴测算为1.1亿吨。民国十五年(1926年)谢苏荣测算为1.83亿吨。1934年“满洲矿业”发表的储量为2.5亿吨。1937年满铁产业部发表总储量为2.16亿吨,扣除已采量,实际残存量2.0亿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过多年勘探,据1985年工业普查资料,累计探明储量2.32亿吨,扣除已采量和损失量,剩余储量为1.3亿吨。
煤质煤种
本区煤质结构致密,呈玻璃光泽,粘结性强,发热量高,含磷硫成分极低,是炼焦、动力和化工的优质煤炭。分布在冠山地区的全为气煤;分布在台吉地区的有气煤和贫煤以气煤为主,占96%;分布在三宝地区的有焦煤、无烟煤和贫煤,以焦煤为多,占72%,贫煤次之,占18%,其余仅占10%。
主要煤质指标是:灰分7.21~19.26%;硫分0.13~0.32%;挥发分25.46~44.39%;发热量26574~33348千焦/千克。
北票地区煤炭资源除北票上下煤系煤田外,还有和尚沟、巴图营子、来代沟、马家沟、白腰、于干沟、王皮匠沟等矿点。
其它资源
金属矿。铁矿,主要分布在县城北部,主要有前井子、王麻子沟、扭头沟、宝国老等矿床。其中扭头沟铁矿由北票矿务局开采中。
有色金属矿床有金、锌、铜、镍、铂等,共有矿点100余处。
非金属矿。北票地区非金属矿产资源有莹石、硅石、石灰石、高岭土等20多种,矿点92处,其中高岭土由北票矿务局开采中。
第三节北票煤田
地球自产生46亿年以来,发生的动植物故事,大多已永远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它们是怎样产生的?又是怎样发展到今天?人们很难确知,只能通过那些保留下来的化石,来捕捉一点点生命曾经辉煌的痕迹。正是北票出土的古果化石和带羽毛的兽脚类恐龙化石、古鸟化石,为今天的人们研究被子植物和鸟类的起源与早期演化,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为此,在第五届世界古鸟类大会上,北票被誉为世界上第一只鸟起飞的地方,第一朵花绽放的地方。
在漫长的地质时期,北票与亚洲东部区一样,经历了多次陆壳抬升与沉降、大海的进退、岩浆的侵入与喷发,这些地质变化都被现在我们看到的岩层与岩性、岩石结构与构造,以及赋存其中的古生物化石记录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