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后,我到他北京的家里把军大衣还给了他。在他家,我感受到了“勤俭持家,低调做人”的优良家风。很幸运的是,那天我还见到了他的父亲习仲勋同志。习近平同志特意请习老来到客厅,向老人家介绍我:“这是我在厦门认识的小朋友。”习老握着我的手说:“好啊,他还年轻,你们要多帮帮他啊。”习老那天上身穿红色中式对襟棉袄,下身穿深蓝色西裤,满面红光,精神矍铄。
记得那天家里还有他的弟弟习远平。习近平同志介绍说,你们俩年龄接近,更能聊到一块。习远平当时正在创业,他开玩笑说他的项目很有前途,让我毕业后跟他去干,我说还是想回河北政府机关工作。习近平同志听了我们的对话,严肃地对我们说:“宏樑毕业后好好去基层锻炼,别想马上去什么大公司发财的事;远平干公司就好好干,别想回政府机关,做生意也别想着跟政府掺和。总的一句话,想发财就别想当官,想当官就别想发财,别想两全其美,‘鱼和熊掌不可得兼’,两个都想得,那是不可能的,那会害了你们自己。”这段话对我触动很大,像刻在我脑子里一样,至今记忆犹新。
那次在习家,我感到那么高层的国家领导人,家庭装饰摆设等与普通人家别无二致,大门上贴了春联,家里充满其乐融融、喜气洋洋的气氛,透出浓浓的年味。院子里堆着北方人过冬常备的白菜、萝卜和大葱,客厅也只摆着几盘花生、核桃和糖果。习近平同志让我坐火车帮他拎回来的一兜子漳州芦柑,就是最好的时令年货了。
习近平同志出身高干家庭,但做人非常低调,心里总想着为百姓做事。在交谈中,他时常说,咱们为老百姓干事,不能有只追求自己生活快乐的思想。大学生也一定要丢掉这种思想,扑下身子为老百姓工作。他曾经多次跟我说:“我自己把‘自找苦吃、为老百姓做事’作为第一信念。尽管会有很多坎坷,每天都经历不同的挑战,除非身体不行了,除非不让我干了,只要没有这两种情况,我都会坚定不移走下去。”
习近平同志做事非常认真,也很注重细节。他说,在军委工作时,首长下午要去一个地方,我对北京路熟,也知道怎么好走,但仍然要利用中午休息时间请司机跟我跑一趟,怕修路或改路了,耽误首长时间,亲自跑一趟才放心,这是细节。你做人做事都得有这个细节意识。
采访组:看来您在厦门和习近平同志的交流还是很多的,您还能否回忆一些有趣的生活片断?
张宏樑:好!我那时候经常利用周末去他宿舍找他,一直到我毕业离开厦门。习近平同志是北方人,特别喜欢吃饺子,厦门的餐馆没有卖饺子的,只有一种类似饺子的“扁食”,但味道很不一样。有空的时候,我们就在他宿舍,自己动手包。他准备大白菜、猪肉,我就负责剁馅儿、调馅儿、擀皮儿,然后大家一起包饺子。他吃得特别香,说:“还是北方的饺子好吃!可比吃‘扁食’过瘾多了!”还夸我馅儿调得不错。
还有一件事让我印象深刻。1986年中秋节前的一天,习近平同志骑着自行车,带着两盒月饼到厦大学生宿舍芙蓉二找我,说是单位发的,一个人也吃不了,请同学们吃月饼,一起过节。同学们都远离父母家乡,看着有这么大一个领导自己带来月饼给我们过节,都非常开心,都说没想到堂堂一个副市长能像大哥哥一样亲切。
采访组:我们相信,与习近平同志的那段交往是您不可多得的经历。您讲的这些事情,您所了解的习近平同志当时的那些思想,对当代青年人特别是大学生有哪些指导意义呢?
张宏樑:接受你们的采访,回忆起很多30多年前的珍贵往事,对我自己的灵魂也是一次洗礼。因为这些亲身经历,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我今天理解得就更深入一些。
我认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划时代的伟大思想,主要由四重维度组成:从时间上讲,习近平同志几十年来艰苦实践,一以贯之;从广度上讲,他亲身经历了中国大多数阶层和行业,不屈不挠,上下求索;从高度上讲,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代中国发展作出新贡献;从传承上讲,他传承红色基因,受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培养指导和中外历史先进文化的熏陶。伟大思想从四个维度与中国实际情况牢固而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所以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包容力、指引力和传承力。
习近平同志一直以来非常关心青年成长。他指出:“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今天我回想起30多年前和习近平同志的交往经历,对于我个人来说是一场难得的心灵洗礼,是一次珍贵的党性教育。他的谆谆教诲和嘱托就像春雨沁人心脾,像清泉洗涤人性,像春风唤醒绿叶,像闪电激荡尘埃,对当代大学生肯定会有重大指导意义。我坚信,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起来的新一代中国青年,一定能够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变为现实,一定能够成为合格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