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在中生代后期(距今一亿年前后),当地球上广大区域还是海水茫茫的时候,北票所在的亚洲东部区,已抬升为陆地,并被广阔的淡水水域覆盖。气候由干旱半干旱转向湿润,裸子植物、藻类植物大量繁衍,这时高等的显花植物子植物也开始出现,并迅速蔓延。也就在此时,由于地壳运动加剧,导致区域构造运动频繁并伴有岩浆活动,长时间间歇式的火山喷发,大量的火山灰遮天蔽日,各种有毒气体弥漫空间,造成局部气候和环境恶化。导致不同生活方式的生物相继死亡,并有很多生物被迅速掩埋。形成了今天我们所见到的,保存非常精美的各类化石。
北票煤田位于阴山——天山隆起带南侧及塔里木——华北凹陷带的北缘。属下侏罗系煤田在震旦纪晚期地盘逐渐上升,海水消退形成陆台,直到三迭纪因受长期侵蚀风化,故寒武纪至三迭纪各系地层未有沉积。再由于印支运动,有火山活动,其岩浆岩呈不整合覆盖于震旦系灰岩之上。燕山运动第一幕期间,地盘缓缓下沉,早侏罗纪形成了陆相沉积。由于当时气候条件适宜植物生长,植被繁茂,在地壳不断缓慢下沉中,新生、衰枯的大量植物不断堆积,逐步形成了植物堆积层,并被泥沙埋没。堆积在地层深处的植物,经过一系列物理的化学的地质作用,便形成了煤层。此煤系不整合于下火山岩系之上部分煤层比较稳定。到侏罗纪中世早期,有中酸性岩浆喷出,凝固成安山质集块岩等,构成上火山岩系。到侏罗纪中世后期又沉积了蒙古营子页岩、土城子砾岩等,其间并有岩浆侵入下火山岩系、煤系及上火山岩系。当火山活动之际,地壳仍缓慢活动,于燕山运动后期乃出现了大规模的断裂推移(有南天门等大断裂),最后形成了北票煤田的现状。
北票煤田分布范围东起扎兰营子、西至兴隆沟、南始岳家沟附近煤层露头、北至五间房一带。煤田地层走向呈北东东至北东向,倾向北西,倾角20°-70°的单斜构造。
第二章
清代煤窑
第一节 民间小煤窑
后金·天聪三年(公元1629年),元世祖20代孙鄂木布·楚琥尔率土默特等异姓同牧部落7万多人归附后金皇太极,迁徙巴彦和硕(今北票市下府开发区),6年后,诏编为土默特右翼旗,范围东至阜新,南至义县、锦州柳条边,西至建平,北至内蒙古敖汉旗,旗府在巴彦和硕。清・康熙四十四年(公元1705年),清廷设漠南蒙古族卓索图盟,吐默特右翼旗隶属之。清·乾隆五十三年(公元1788年),大凌河泛滥旗府被淹,迁至哈拉浩特(今北票市黑城子镇)。黑城子镇曾是辽代川州府所在地,金代是酿酒之城,元代盛产奶酪,清代商贸发达,据考证店铺商号有:
号:富有号、广和号、永丰号、协兴号、利成号、福成号、三隆号、四合号、广兴号、永顺号、成岁号、永升号、永盛号、育成号、利合号、万德号、德成号、仁义号、恒发号、福增号、增盛号、信诚号、魁发号、兴发号、聚兴号、大成号、隆和号、祥盛号、兴盛号、西广顺号、北兴盛号、德发号、永恒号、广振号、永和号、南广顺号、永瑞号、永源号、泰悦号、广顺号、德盛号、恒裕号、四顺号、天成号、涌泉号、兴隆号、五聚号、兴义号、三盛号、大来号、兴正号。
店:天顺店、恒升店、通顺店、兴泰店、兴隆店、四合店、三合店、来源店、无兴店、广发店、同盛店、人合店、兴盛店、信诚店、永兴店、裕宁店、发店、吉泰店、永和店、中兴店。
永:三兴永、五聚永、兴和永、增兴永、泰来永、天源永、三合永、三泰永、兴泰永、福来永、泰发永、义盛永、泰兴永、兴旭永、兴增永、大来永、天德永、义丰永、通吉永、兴发永、三源永、兴隆永、宝发永、三聚永、福来永、义兴永。
当:福隆当、日兴当、王成当、元亨当、大丰当、常飞当、兴源当、大兴当、广聚当、常合当、福兴当。
馆:仁义馆、六和馆、三合馆。
炉:东发炉、德盛炉、德成炉。
隆:德泰隆、森盛隆、福聚隆、兴泰隆、五合隆、常茂隆、三合隆、三胜隆。
堂:敬思堂、天兴堂、泰胜堂、五合堂、泰胜堂、集益堂。
局:万和局、增盛局、兴盛布局、德升布局、恒记布局。
其它:五合窑、德盛窑;邱豆腐房、恒兴柴房;大盛厂、义兴厂、兴盛厂;东四合成、西四合成;福合栈、六合栈;日增利;三成居;唐布床;永瑞昌;兴聚亭;来合兴;广聚兴;广发义;日升东;福聚地;会聚和。
伪满《满蒙全书》第四卷载:“清时有杜姓者见小扎兰营子、兴隆沟、木多土鄂赖、大梁岗子四处有煤。途由都统旗下领龙票四张,以四地皆在朝阳县北,固曰北四票,后简称北票。”(清·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
据世界文化名人——尹湛纳希在其文学作品中记述,他父亲旺钦巴勒在世的时候,就在扎兰营子开过小煤窑。旺钦巴勒卒于清·道光二十七年正月初九(公元1847年2月23日),这应该是北票煤矿开采时间最早的记录了,如此算来,北票煤矿至少有了170多年的开采历史。
就目前查证,当时在三宝小扎兰营子、池家沟至冠山、老道营子至台吉兴隆沟,有大小煤窑数十家,规模较大的有东兴窑、天兴窑、孟家大窑、宝聚窑、永聚窑、夏家大窑、石家大窑等,窑主有仲香模、董履臣、夏达发、石高财等。其中董履臣在兴隆沟开了三处小煤窑,日产量达四、五十吨。
第二节 民间私营煤矿公司
清·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二月初二,清廷下诏称:“中国律例,自汉唐以来。代有增改,我朝大清律例一节,折中至当,备极精详,惟是为治国之道,尤贵因时制宜,今昔情势不同,非参酌适中,不能推行尽善……著各出使大臣查取各国通行律例,咨送外务部,并著责成袁世凯、刘坤一、张之洞慎选熟悉中西律例者,保送数员来京,听候简派,开馆编纂,请旨审定颁布。总期切实平允,中外通行,用示通变宜民之至意。”
清·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12月25日,《公司律》正式颁布实施,中国第一部公司法就此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