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实行了“钢铁统治”,收缴民用钢铁。因此商业不得生意,有很多(四十多户)中小产业主破产倒闭。此外,日本侵略者对人民生活必需品统一由组合会配给,人民没有任何经济自由,当时建立的组合有:粮谷组合、棉花组合、小卖联盟等。多数商户都分别加入组合为组员,商店变成了配给店,组合分配多少就卖多少。当时由于资本家商业的倾轧和排挤,买空卖空,大鱼吃小鱼,使北票的商业一落千丈,很多商户大量裁人减薪,有些小商户纷纷倒闭,店员大批失业,商户减少,物资匮乏,市场上极为萧条。此后,日本侵略者又施行“配给制”,粮食、布匹、油盐、火柴等日用品,全部由日伪机构控制买卖,日本侵略者对人民生活必需品配给的数量极少,又加上警察、官吏狼狈为奸,利用掺假、弄虚作假等手段,层层压缩和扣取配给品,走私、高价出售,到老百姓身上已所剩无几。火油掺水,“更生布”一穿到身上几天就破,民间的纺棉织布被禁止,吃大米白面也是违法的,广大农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日本侵略者的经济掠夺全然不顾中国人死活,在资源掠夺上更为残忍。1933年12月,以日满合办为名,改北票煤矿临时营业所为北票煤矿有限公司。采取野蛮的人肉开采,日本侵略者在北票煤矿统治13年间,被摧残致死的矿工达31200余人,占矿工总数的55.2%;掠走优质炼焦煤863.96万吨,通过港埠源源不断地运往日本国。所以,日本的发展,在垄断资本中有着北票人民的血和泪。
第二节 残酷统治
日本侵略者对北票民众的奴化教育
日本侵略者除用血腥屠杀镇压北票民众外,还从思想上对北票民众进行奴化教育。进行奴化教育最反动的组织是协和会。它打着“万邦协和”的幌子,宣扬日本“天皇圣意”,发展的协和会员多数是亲日分子。他们渗透到各个机关、学校、工矿和农村。这些人明面穿着协和服,吃着协和饭,开展“思想战”,暗中却同日本关东军、宪兵队和警察署相勾结,为其提供情报,残害民众。
1940年,土默特中旗协和会的会长是武剑侯,日本参事官兼任副会长,北票街和各村的村长都兼任协和分会长。他们为统治麻痹中国人民,利用宗教教徒和僧侣喇嘛即口字会、道德会等所谓慈善团体向北票人民灌输奴化思想。他们操纵着宣传舆论工具,出版的报刊、摄影一律鼓吹建国精神。《国策文艺》充斥了图书馆和书店,其中有美化日本侵略者建立傀儡政权的《建国烈传》《晨晓满洲》,美化奴役中国人民的《嫩江祭》《奉天城附近》。当时北票影院上映的电影也都是丑化中国人,鼓吹日满协和内容的,如《北方的部队》《我是大满洲国民》《蜜月列车》《情海旅行》《壮志烛天》《东游记》等,以此来麻痹和毒害中国民众。
他们所做的种种奴化宣传是积极配合日伪军奴役北票民众进行的。1939年,强迫20~35岁男性青年参加自卫团,又名义勇奉公队,美其名曰“国民警护”。1940年后颁布《国兵法》,规定凡满19岁以上的男性青年经体检合格为国兵。检查身体不合格的“国兵漏子”均编入“勤劳奉公队”,每年服5个月劳役,有的被赶到盘山为日本人修稻田,有的去安达为日军修国防工事。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宣传“圣战”、配合警察和矫正院抓劳工,抓“经济犯”、抓“思想犯”许多人无辜遭到残害。当时群众愤恨地说:“协和坏,协和坏,跟着鬼子把人害,昧着良心说假话,用嘴杀人比刀快。”
在北票地区有132所国民优级学校,他们在国民学校和国民义塾的10120余名学生中,推行官制文化教育。从学生启蒙教育开始,就灌输“王道乐土”“大东亚共荣”及日本天皇至上的思想。为了让年幼的学生忘掉自己的祖国,不准挂中国地图,不准使用“中华”字样,不准用中国教材。1935年日伪编的新教材出来以后,在城市和农村学校普遍推行,教材内容讲得是惟神之道“皇帝即位”、“中坚国民”。重点学校的校长和一些教员都由日本人担任。北票街一所学校的校长山田松雄强迫师生背诵《即位诏书》《銮训民诏书》《民国训》,每日早晨必须向帝宫和皇宫方向遥拜。所谓节日,学生要集体到靖国神社朝拜,对师生实行法西斯的武士道精神的教育。
1933年2月22日,日本侵略者侵占北票后,派出一名大佐,介入地方“靖安肃政”,故又叫他“靖安大佐”。他和旗长沁布多尔济密谋后,在大柳树北街兴办一个“靖安公司”作为活动据点。随后,他施展了各种奴化中国民众思想、摧残民众身心健康的毒辣手段,并建立了机构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