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让我们没想到的是,习书记从福建临走时,特意交待省委办公厅,他说:“请跟老同志们讲一下,这次我实在没有时间和他们见面,请代我转达对他们的问候。”大国领袖,行至于此,令人动容。
采访组:听您讲了这些,我们也感到习近平同志对宁德这片土地的深深眷恋和对共事过的同志们的情谊。
吕居永:我感觉,习书记这个人有几个特点:第一,知识面很广。古今中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党建、军事都很了解,什么都懂。第二,思维能力很强。他提出的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既是他个人从政生涯的深刻体会,也是各级领导干部都应该树立的科学思维方式。第三,作风扎实。他这个人只讲实的,不讲虚的。他跟我们讲过,讲话要讲四种话:讲真话、讲实话、讲短话、讲对群众有用的话,而不要去讲那些大话空话,更不要讲假话。第四,生活朴素。我刚才讲了一些他到宁德生活简朴、对自己和家人要求严格的例子,这些情况都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听说你们要来采访我,我认真回想了当年习书记在宁德施政提出的那些观点和思路,放到现在都是非常恰当和深刻的。比如,他说宁德的扶贫工作“快不得也慢不得”,所以他紧紧抓住了闽东的三大特点,着眼于克服三大弱点,努力去发挥三大优势,既讲“弱鸟先飞”,又讲“滴水穿石”,这两者与“四下基层”一起构成他在三个层面上对闽东发展的思路。“弱鸟先飞”,就是要正确认识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充分发扬革命老区、少数民族聚集区的“闽东之光”,发扬闽东人民艰苦奋斗的精神意志,走一条适合本地发展的“先飞之路”“快飞之路”;“滴水穿石”,就是要拿出百倍的信心、耐心、恒心,树立长远规划,一任接着一任干。他还提出“扶贫先扶志”,先摆脱“思想贫困”,再摆脱“经济贫困”。这些都是很重要的理念和观点。
可以说,习书记在宁德工作那两年,在思想、作风、精神等各个方面,都为宁德发展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尤其是在思想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引领作用,带领山沟沟里的闽东人抬眼观察和拥抱外面的世界。记得2010年相聚的时候,他很高兴地对地委班子说:“过去我说,宁德不能指望一下子抱个‘金娃娃’。这些年,一任接着一任干,高速公路、高速铁路都通了,三都澳也开发了,闽东人的愿望实现了,‘金娃娃’不也就抱上了吗?”
古人云:得人心者得天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通过他超群的治国理政思想和指导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赢得了党心,赢得了民心,赢得了军心,这是非常不容易的。现在也是中国历史上对外关系最好的时期之一,也是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最强大的时期。这次“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赢得了20多次掌声,赢得了来自世界的普遍赞誉。如果要问他赢得这份尊重最终根源在哪里?我想还是因为他赢得了人心。人心就是群众,就是他自始至终牵挂不已的人民。
“习书记主政宁德时
就展现出高瞻远瞩的战略思维”
采访对象:李育兴,1943年11月生,福州市人。先后担任福安县委书记、宁德地委委员兼秘书长、福建省委副秘书长兼省委党史研究室主任、办公厅主任。
采 访 组:田玉珏 薛伟江 李 政
采访日期:2017年6月8日
采访地点:福州市芳沁园
采访组:李主任您好!您和习近平同志先后在宁德和省里共事的时间比较长,请您介绍一下大概的情况。
李育兴:从习书记1988年6月来宁德到他2002年10月离开福建,15年间我以不同身份在他领导下开展工作,大致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1988年6月到1989年12月,我当时是宁德地区福安县委书记。第二阶段是1989年12月到1990年5月他离开宁德去福州前,我是地委秘书长、地委委员。第三个阶段是1996年3月到1998年5月,他任省委专职副书记,按照福建省委办公厅的惯例,一个副书记配一个副秘书长,因为我在宁德当过他的秘书长,所以就让我来当他的副秘书长。1998年3月,我任省委副秘书长兼办公厅主任,继续跟了他一段时间,直到1998年5月。那之后,虽然不再一对一为他服务,但他还是省委办公厅服务的重要领导。第四个阶段是从1999年8月到2002年10月。在此期间他从省委副书记升任省长,我作为省委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因工作关系,与他仍有较多联系。
采访组:习近平同志1988年到宁德任地委书记,请您介绍一下当时宁德的大致情况。
李育兴:当时宁德比较落后,是全国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之一,9个县之中有6个是贫困县。我国沿海地区都比较开放,经济比较发达,只有宁德不是,所以又被称为“沿海地区黄金地段的断裂层”。原因有两个:一是地理条件不好,山多田少;二是交通不便,只有一条104国道,虽然有很好的港口如三都澳、赛岐港,但没有对外开放。
习书记刚到宁德时,我感觉他少年老成,年纪不大,但非常稳重成熟、平易近人,不论面对领导干部还是基层群众,他都非常热情真诚。
采访组:我们了解到福安是习近平同志当时的挂钩点。他是如何指导福安经济社会发展的?
李育兴:当时福安县的经济和地位都比较特殊,它的发展变化可以说是宁德发展变化的一个缩影。福安县是习书记的挂钩点,这既是历史的机缘,也有其必然性。一是福安的历史地位比较重要。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全国有八大革命根据地,闽东苏区是其中之一,而闽东苏区的首府就在福安县柏柱洋村。解放后,福安是专区,专员公署就驻福安县,后来迁驻宁德县,1971年改名宁德地区。二是福安的地理环境特殊。福安有山有水,山海兼备,被称为“八山一水一分田”“海阔岸长湾多港好”。赛岐港在解放前被称为“小上海”,经济比较发达。福安还是闽东的水陆交通枢纽,104国道贯穿福安。三是社会特点很突出。福安的社会特点是老、少、边、岛、贫、教(宗教),这也是闽东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