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胜利后,为巩固和扩大解放区,做好应对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的准备,党中央提出“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抽调大批干部和部队进入东北,深入农村和中小城市发动群众,剿匪除奸,建立人民政权和发展党的组织,建立巩固的革命根据地。
8月16日,北票炭矿矿井全部停产,只有发电厂、井下机泵房留有少量工人维护。各机关的日本人全部撤出,大部分工人返回原籍,工人由15000减员到3000多人。
8月17日,活动在北票煤矿的中共地下党员刘永生以中共冀东地区东北工作委员会的名义,闯进伪吐默特中旗的公署,会见旗长小王子沁布多尔济,迫使不知虚实的沁布多尔济无可奈何地接受了三项条件:第一,废除伪旗公署,伪职员一律等候共产党的命令;第二,伪旗警队立即改成保安自卫队,不许欺压百姓;第三,选各方代表成立治安维持会,组织工人保护矿山财产。是日,成立北票维持会总会,下设冠山、台吉、三宝、北票街4个分会。
8月19日,北票维持会总会派武俭侯到煤矿,派员查封和看管配给所(商店)和仓库。
8月23日,国民党少校方凯带着身份证、电台来到北票,见到沁布多尔济,两人臭味相投,一拍即合,沁布多尔济立即投入到国民党怀抱,成立土默特中旗“卫戍司令部”,自任司令,马连登为副司令,方潮宗为参谋长。并派人搜捕刘永生,刘永生在工人的掩护下离开了北票。
8月24日,武俭侯为解决工人不开支生活困难问题,印制“石炭引换券”(黄兰白三色、面值分别为十、五、一元)发给工人代替工资,以维持工人生活。
8月25日,苏联红军进入北票,任武俭侯为北票煤矿代理矿长,沁布多尔济逃回黑城子王府。
9月初,晋察冀军区挺进东北工作队张晓冰带领一名秘书、一名警卫员,途径义县进入朝阳,任务是在北票组建部队,对内是组建冀热辽军区第二十二旅六十七团,对外称朝北前线司令部。朝北卫戍司令部分配80名新兵组建朝北前线司令部第一中队,在金岭寺收编王国金领导的30多人的护路团,组成朝北前线司令部第二中队,又收编商人王荣久在北票以八路军的名义招收的军队。
9月22日,张晓冰率队进驻北票(以朝北前线司令部的名义招兵,不到两个月就召集新兵3000多人,组成4个大队,分别驻守北票南山、台吉、三宝)。
9月29日,中共辽西地委派李鸣山、赵云山、晨光、王建勋等进驻北票,接收日伪政权。
9月30日,组建中共北票县临时工作委员会,对外称北票县政府。李鸣山任县长,赵云山负责党务,张晓冰负责军事。
10月13日,北票县政府派刘永春负责筹备北票矿山管理委员会。
10月16日,各矿井开工恢复生产,以小米支付矿工工资,同时,责令日本人全部入井挖煤。
10月20日,北票县政府任命刘永春、张永廷、李兴等为北票矿山管理委员会委员,刘永春任主任委员,刘永春任冠山矿矿长、李兴任台吉矿矿长,张永廷任三宝矿矿长。
10月27日,组织部副部长赵云山在机电厂、南山坑、工人大队分别建立工会组织,成立中共矿山机电厂、南山井口、工人大队支部委员会。机电厂党支部书记纪朝财、副书记江东财,南山井口党支部书记王振、副书记范杰生,工人大队党支部书记李少先。先后发展纪朝财、滕景芳等中共党员200多名。
11月23日,张晓冰率六十七团和冀热辽军区二十五旅一个营攻打黑城子王府,伪土默特中旗旗长沁布多尔济趁夜化妆逃脱。中共辽西地委社会部部长李东冶等人在北票县黑城子发动群众,开辟根据地。组织蒙古族骨干分子成立蒙民宣传队(后发展为蒙民十一支队),在蒙古族民众中宣传共产党的方针政策。
12月初,东北人民自治军在北票成立冀热辽军区热辽纵队,司令员黄永胜、政治委员朱涤新、副司令员文年生、参谋长朱军,辖二十二、二十七、三十旅和炮兵旅。
12月25日,沁布多尔济在锦州被国民党东北保安司令杜聿明任命为东北保安热北第一支队(热北队)少将司令。
12月28日,东北人民自治军副司令员李运昌在北票主持召开第三前线扩大会议,针对国民党的进攻,决定热辽纵队阻击国民党军队的同时,辽西地委和北票县委县政府转移到农村开辟根据地。
12月29日,国民党军队进占义县,北票县政府将部分医药和物资分发给市民和工人。
12月30日,辽西地委、北票县委县政府和煤矿机关撤出北票。
第二节 国民党占领北票
1946年1月2日,中共辽西地委、辽西专署、中共北票县工作委员会及辽西地方武装指挥部党政机关、煤矿机关撤离北票,进驻内蒙古新惠小河沿。
1月4日,国民党十三军十二师二团一营在沁布多尔济热北队的配合下占领北票。
1月5日,国民党任命蒙奸李守信为热辽自卫军(区属联防团)司令,第一支队长(第一团团长)张聪。
1月5日,冀热辽军区热辽纵队二十二旅六十四团,在西官营子阻击国民党军,团长陈克荣牺牲。
1月17日,国民党政府经济部派雷宝华、邹起盘、吴稚田等接收北票煤矿,成立北票炭矿接收委员会,雷宝华任主任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