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和习书记打交道时,就感觉他非常朴实,生活上也没什么讲究。吃饭就在地委食堂。穿衣服也是入乡随俗,没让大家感觉有什么与众不同。住的跟我们一样的旧房子,建筑面积大约是九十几个平米,条件差不说,还是个把西头儿的房间,太阳一西晒就会很热。他坐的车是一台很旧的老爷车,出事故大修过,经常在路上抛锚。不熟悉的人不知道,宁德虽然离福州不远,可外面的人一来就会被这里的山路吓住。刚出宁德城就是著名的飞鸾岭,山高路险,盘山路旁边就是万丈悬崖,看下去很可怕。宁德的路这么糟糕,习书记本可以配个好点的车子,可他坚持不用。
他的办公室也是老书记用的办公室,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了。里外两个小房间,外面有一套沙发接待客人,里面就是一组老式办公桌椅。唯一的“高档”电器是一部窗式空调,转起来噪声非常大,嗡嗡作响,还时不时出点故障,闹罢工。可习书记对这些都不在意。
习书记爱读书、爱学习,这在宁德也是出了名的。我记得那个时候在家属楼里,灯关得最迟的就是他家。有时候到了十一二点,整个院子里都黑乎乎的一片,只有他家的灯光还亮着,他还在看书。我有时到他家里去汇报工作,就看到一摞一摞的书堆在地上,走路都要绕着走。我看了看,既有弗洛伊德的心理学研究,也有张承志的小说,天南海北,他什么书都看。他说:“我什么书都爱看,在农村插队的时候就是这样,白天挑担子,晚上就在小油灯下读书。”
他不仅自己爱读书,也非常提倡机关干部读书看报。当时宁德地委财政比较困难,我当秘书长时,所有常委只订了一份《人民日报》,谁要看就去会议室看。这既是节省开支,也因为需求不大。没想到他来了就问我:“我的《人民日报》呢?”我跟他讲没专门订。他就说:“《人民日报》一定要订,不看《人民日报》怎么了解国家大事,怎么能当好领导干部?”原来他有天天看《人民日报》的习惯。后来,我们不仅订了《人民日报》,《福建日报》也是每人一份,在习书记的潜移默化之下,地委机关读书看报的气氛也逐渐浓厚起来。
他不仅自己爱读书看报,而且对于报刊建设和发行也重视,《闽东报》是在他手里复刊的。他刚来的时候就讲:“宁德应该有一张报纸。”其实宁德之前一直是有报纸的,“文革”中停掉了,一直没有恢复起来。他很重视复刊工作,专门成立了筹备组,用了2个月时间就把《闽东报》恢复了,他还专门写了复刊词。后来有一次在福安县召开地区报刊发行会,他还专门去讲话,谈到要重视党报党刊的发行工作。
习书记在宁德工作虽然只有短短的2年,但大家的反映很好,他在干部群众中的威望很高。他每次讲话,思想深,视野宽,站位高,看问题有辩证分析,话讲得又务实周到。每次他作报告,会场就很安静。有时候可能开到中午12点半,但大家都听得很认真,觉得有收获,都不觉得累。
应该说,习书记来宁德之后,给这个古老而又闭塞的地方带来了一股清新气息。他的理念是新的,讲的话也是新的,总是充满辩证的力量,分析很透彻。一方面讲清宁德的弱势有哪些,另一方面摆出好的优势在哪里,两相比较,利弊自见,这对大家都是很好的学习和提高机会。他为人厚道,有人情味,从不冷冰冰地居高临下,而是给人温暖和安全感,每次找到他谈话以后,心里都热乎乎的。
今天,他成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闽东干部群众都发自内心地感到高兴,感到骄傲。有这样富有人情味的人民领袖,我们的伟大事业一定会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习书记在宁德就提出
以辩证思维看待财政经济问题”
采访对象:张学清,1945年7月生,福建连江人。1985年4月任宁德行署副专员,1994年任行署党组副书记,1995年任行署常务副专员。1996年8月任福建省物价委党组书记、主任,2000年2月任省地税局党组书记、局长,2005年任省人大常委会委员。2008年12月退休。
采 访 组:沈 凌 薛伟江 桑 熙
采访日期:2019年6月4日
采访地点:福州市西湖大酒店
采访组:张学清同志,您好!习近平同志任宁德地委书记时,您是行署副专员。他刚到宁德时给您留下怎样的印象?
张学清:习书记到宁德时正值夏天,天气热得很。可他给人的第一印象却像一袭清风,让人耳目一新。他给我的最初印象可以总结成三个“没想到”。一是没想到“开场不把锣鼓敲”。在一般人印象中,新官上任三把火是司空见惯的现象,但习书记却不然。他刚到宁德那天,我们班子成员集中到老地委大院二楼的会议室,原本以为会是一次隆重的欢迎仪式,可没想到习书记一点也不摆领导的架子,不仅着装朴素,而且也没有因为到一地主政就高谈阔论或是立下“豪言壮语”。相反,他只是言简意赅地向大家表了个态,表示在宁德一定做好自己的工作。这个见面会很快就结束了,让我们这些参会的同志感到有点意外。
二是没想到人刚来就“失踪”了。习书记到任以后,我们都做好了他找我们谈话了解工作的准备,但等了好久,我们发现他谁都没找。大家都很奇怪:新来的地委书记怎么好像“失踪”了?后来我们才知道,他刚到宁德没几天,就立马下乡去调研,一走就是一个月,一走就走遍了宁德的9个县,而且还去了相邻的浙江省部分地区。
三是没想到他要换种方式带领宁德干部“冲一下”。有一次他在和我谈话时说起,他到宁德上任之前,福建省委主要领导曾对他寄予厚望,希望他到宁德能够好好地“冲一下”。习书记说,他一直把这句话记在心里。我听了感到很兴奋。因为当时我和所有宁德人一样有着共同的心愿,就是希望宁德能够抱上“金娃娃”,改变落后面貌。